赖耶行相 → 賴耶行相

赖耶行相 → 賴耶行相
阿賴耶識能緣的作用, 稱之為其行相。 能緣之識, 必有其所緣之境, 故在《唯識三十頌》中, 將能緣、 所緣二者并舉, 即頌文中‘不可知執、 受、 處、 了’七個字。 這其中, ‘執、 受、 處’三者是所緣之境, ‘了’是能緣的作用。 了即了別, 了別是此識自體的能緣作用, 指的即是指此識的‘見分’。 執、 受、 處三者, 是見分所緣的境。 執是執持萬法種子、 及攝持根身, 持令不坏;受是領根身為境, 令生覺受;處是器界, 即物質世界。 因此, 第八阿賴耶識所緣之境, 即種子、 根身、 器界。 而所緣之境, 也就是阿賴耶識的相分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реферат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